【人物檔案】
王建平,中共黨員,博士,現任益陽市關愛兒童協會會長、益陽市婦聯副主席(兼職),家庭教育全國公益巡講發起人、主講人。
【履職故事】
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羅霞
2023年1月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》正式施行1周年。這一年以來,全省各地陸續發出家庭教育令,責令監護人“依法帶娃”,部分監護人還受到法律的懲罰。
“法治是推進家庭教育現代化最好的方式。”談到家庭教育,王建平開門見山。
王建平提出的40多件建議,基本上均是圍繞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、關愛與保護,如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、動員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、加大政府的購買力度支持婦聯服務家庭教育等。
長年傾注家庭教育
王建平認為,法律的目的是為了給監護人在進行家庭教育時,提供強而有力的外部指導和支撐,讓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更好地協調一致。“《家庭教育促進法》明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,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。要求監護人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依法履職,拒絕暴力。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案件過程中,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監護人予以訓誡、罰款、拘留,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,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的指導。”
自2013年開始,王建平便一直關注家庭教育。在她提出的40多件建議中,7條建議被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列為“提得好、辦得好”建議,兩條作為重點建議進行辦理。尤其是王建平提出的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,省財政廳按生均10元撥款,要求市縣兩級財政配套相關的經費,按照1000:1的比例,配置專業心理輔導老師。
王建平還先后到湘西十八洞村、韶山沖等地開展了200多場家庭教育公益講座。她說,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孩子的人生會如何發展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。“由于家長責任缺失、監管不力導致危害兒童生存發展甚至生命的事件時有發生,必須用剛性法律來約束監護人履行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,提高教育理念、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,通過法律來規范家庭教育服務和管理工作,形成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、家庭教育齊抓共管的工作大格局。”
用法治呵護未成年人成長
2022年8月,湖南省婦聯、湖南省教育廳、湖南省文明辦等11部門聯合制定出臺《湖南省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規劃(2022-2025年)》,從家長關心、社會關切的重難熱點問題,明確了“十四五”時期湖南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,提出了完善家庭教育法律政策體系、構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等6方面重點任務和24條策略措施,為湖南省家庭教育工作指明了一條清晰的路線。
王建平建議,接下來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,落實好《規劃》內容。“誰執法誰普法”單位要將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》《湖南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》宣傳納入普法重要任務,引導廣大監護人增強家庭教育主體責任意識。教育部門要培養高素質的家庭教育師資力量,文化宣傳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,醫療衛生部門要多普及心理健康知識,“只有各相關部門協同配合,齊抓共管,形成合力,才能不斷推動家庭教育工作的高質量發展,讓法治成為推進家庭教育現代化的最好方式,呵護孩子們幸福成長。”
今年省兩會,王建平關注的仍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。在家庭教育咨詢和調研中,她發現新冠病毒感染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生活都產生了較大影響。“因為缺少足夠線下活動,導致青少年孤僻疏離或是過分沉迷于網絡視頻或網絡游戲,嚴重影響學習和睡眠質量,甚至產生抑郁、恐慌等消極情緒。”
她建議要多關注疫情過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,建立多維度關懷機制,政府、家庭、學校、社會要協同治理,建立青少年身體、心理健康問題援助體系。以政府為主導,將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列入重點民生實事,引入專業的社會力量,指導和幫助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具體工作。以學校為主體,將兒童青少年典型心理問題納入學校入學健康體檢,及時開展早期識別評估。以家庭為單位,加強家庭教育中親子關系建設、維護等方面的培訓,多位一體共同守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。
一審:李林俊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責編:杜巧巧
來源:湖南法治報